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:在負利率時代,存錢不如存股的4大滾雪球投資法
不得不說,這一本書的推薦文、前言和作者序也太長了!
整本才三百多頁.非正文已佔了整本書的90%...
不過,若你沒讀過巴菲特的自傳-雪球,
這一些推薦文、前言和作者序,倒是滿能幫助讀者很快速的認識巴菲特這個人物。
回到這本書的本文,我很喜歡他的編排方式,
第一章,就先帶我們進入初認識史上最偉大的投資人-打敗大盤的巴菲特,
巴菲特有限合夥公司一開始時,這公司設定的目標是相對的,而非絕對的。
他們不是設定公司要有多少%獲利這種絕對的目標,而是要打敗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十個百分點這種相對的目標。
在這一章的最後,作者用巴菲特的話來帶出本書主題:『我們做的事沒有超過任何人的能力範圍。我在管理時的想法和投資一樣:要得到不凡的成果,不一定要做不凡的事。』
父母、朋友以及師長,是最能影響一個人的看法、想法、以及做法,
在第二章,作者也把影響巴菲特的三個人物重點的列出,讓我們知道這三位啟蒙老師是如何影響巴菲特的,他們分別是:葛拉漢、費雪以及蒙格。
葛拉漢提出的"安全邊際",費雪的"計分系統",以及蒙格的"誤判心理學"
巴菲特則是這三個人的融合體。
在雪球這本書中,並沒有很條列的告訴我們選股的步驟,
但這本書的第三章,整理了巴菲特投資過程的共同點,提供我們選股的基本守則:
第一:事業守則
1)公司是否簡單易懂
2)是否有穩定的營運歷史
3)長期前途是否看好
第二:管理團隊守則
1)管理團隊是否夠理性
2)是否對股東誠實
3)是否能拒絕制度性的從眾盲目
第三:財務守則
1)聚焦在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,而非每股盈餘(EPS)
2)計算業主盈餘(Owner earnings)
3)尋找高獲利率的公司
4)公司每一美元的保留盈餘,是否至少可以創造一美元的市場價值
第四:價值守則
1)這家公司的價值是多少
2)能否以遠低於公司價值的價格買到這家公司的股票
這些看似基本的步驟,卻是被很多"賭股票"以及"玩股票"的人所忽略的。
巴菲特也告訴我們『好公司不一定是一筆好投資,但在好公司比較容易找到一筆好投資。』
這句話你是不是也覺得帶有跟『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但成功一定是花了很大的努力』相似的道理呢!?
除了告訴我們守則外,第四章更是舉出波克夏持股的九個案例,並一一對照這些守則,讓我們更能依實際案例來進入投資人的世界。
這九個案例分別是:華盛頓郵報公司、GEICO公司、首都/美國廣播公司、可口可樂公司、通用動力公司、富國銀行、美國運通公司、IBM以及亨氏公司。
第五章就教我們如何打造理想的投資組合。
看過雪球的讀者,或是對巴菲特有稍稍了解的投資人,應該知道巴菲特是屬於集中型投資人。
書中提到目前流行的投資組合方式有:
1)積極型投資組合 - 我將其理解成時常進出股市,在買進賣出中獲益或損失的投資人。
2)指數型投資 - 就像台灣的ETF、台灣50這類型的指數型基金股票,有多樣的股票組合。
或許有這些投資人,股票市場才會這麼活絡;
若是投資人都像巴菲特一樣為集中型投資人,常抱至少五年、不了解的公司股票不進場、投資金額透過風險機率計算等,這樣的股市應該會很無聊吧!
很多投資理財的書籍,都會提到投資股票與心理應對,持有股票後,你是保持怎麼樣的心情呢?
本書在第六章也不例外的談及投資心理學,在推崇集中型投資的巴菲特手段,投資人不隨市場的波動而保持心情平靜也是需要練習的;隨後也告訴我們保有耐心的價值,時間與耐心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收益。不過我想,前提是真正選到一間好的公司,如果只是隨風起舞而亂購入的股票,還是得要多多注意的。
從小巴菲特就是喜歡數字,喜歡賺錢的孩子,11歲還在看卡通的年紀,他已經動腦集資買股票了,六十多年的投資時光; 文內最後也提到成功企業需要有三大優勢,分別是:行為優勢、分析優勢與組織優勢,而這三大優勢,巴菲特正全囊括。
為什麼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,這可不是空口說白話,除了分析他的相對績效和持續時間,再者看他管理與選擇企業的思維,誰能比他更適合這個稱號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給我唷!